比賽詳情

初賽

 小組      形式

       古詩文普通話朗誦                                +                                   短片製作                  

初小組

  • 短片製作需於香港十八區某一文化/自然景點取景,按需增加圖片/沙畫/國畫/動畫/表演/片段*等形式呈現所選古詩詞及景點;
     
  • 所呈現的畫面與所選擇的古詩文意象需一致。

高小組

  • 參賽隊伍選定一篇古詩文一個古詩文意象結合影片畫面進行完整的古詩文朗誦並介紹相關的古詩文意象語言須為普通話,表達形式不限;
  • 介紹古詩文意象示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vQvFhBmXZQ

*若需加入他人的影片或相片,必須事先取得版權持有人的授權,並在影片中註明出處。

*每組評分前8名的隊伍將進入決賽,初賽結果將於六月透過電郵公布。

 

決賽暨頒獎典禮

小組      形式

古詩文普通話朗誦

初小組

  • 進入決賽的隊伍需派出成員參加現場朗誦,自訂參賽人數及表現形式,朗誦內容為初賽所選古詩詞,節奏須配合參賽影片所呈現畫面;
  • 比賽成績采用百分制,將根據初賽成績(40%)+ 決賽成績(60%)計算總成績,評選獎項;
  • 賽果將於現場公布,同場舉行頒獎典禮。

高小組

 

 

 

比賽日程及地點

 

初賽

20263-5

510日(星期日)截止投稿

(線上投稿參賽)

決賽暨

頒獎典禮

202674日(星期六)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

保良局何鴻燊社區書院

(銅鑼灣)

 

作品要求:

  1. 參賽篇章自定,可參考教育局中國語文課程「建議篇章」或主辦單位提供之「共創地圖參考篇目」*(詳閱附件二),並根據具體情況增加中國文學、歷史知識或其他資料。
  2. 須於片頭以字幕形式呈現作品相關資料:作品名稱、學校、參賽者姓名、指導老師、年級
  3. 語言:普通話
  4. 規格:橫屏拍攝
  5. 格式:avi、mov、mp4等格式儲存
  6. 解析度:1280x720 (720p) 或以上
  7. 確保影片聲畫同步和流暢,以及音質清晰
  8. 時長:初小組:上限為3分鐘;
                               高小組:上限為5分鐘

成果展示:

  1. 製成「共創香港古典詩文地圖」
  2. 「古詩文伴我遊香港」普通話專題節目

          古詩詞專題節目:本地電台

          成果展示紀錄片:本地電視台

 

  1. 參賽作品將會上載至比賽官YouTube賬號,並在活動專頁上展示

 

 

 

獎項設置及獎品

冠軍、亞軍、季軍:每組各一名,獲發獎盃一座、獎狀及紀念品一份

優異獎:每組各五名,獲發獎狀及紀念品一份。

最受歡迎獎:參賽作品將會在活動專頁上展示及接受公眾投票,每組票數最高者獲最受歡迎獎(1名),獲發獎狀及紀念品一份。

積極參與獎:凡全數出席三場專題課程以及「尋找古詩文意象」普通話戶外探索活動之參賽學生,均可獲發獎狀。